试管婴儿给许多家庭带来希望,不过背后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困难和挑战,尤其是卵子淘汰率,数据显示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,通常每次试管婴儿取卵十多枚,可只有少数几枚卵子能最终形成胚胎,整个过程,从卵子取出到优质胚胎形成,淘汰率高达80%,最典型的例子是,平均取卵10-15枚,最后能形成的可用胚胎只有2-4枚,很多卵子在经历受精,分裂等阶段后无法存活,这不仅让成功怀孕变得遥不可及,也让那些希望孕育新生命的人承受了不小的精神压力。

卵子质量低淘汰率不是无中生有,这其中牵扯到三个问题,约有20%的卵子处于假成熟状态,达不到受精的生理条件,其次就是异常受精,有的卵子染色体异常,多精受精,这类情况发生率高达15%,直接导致废胚,甚至不能正常发育,最后是胚胎早期死亡,即便卵子成功受精,也只有50%的可能发育到优质胚胎阶段,实验室环境和技术虽然在进步,但这些复杂的生理过程依然存在很高的不稳定性。
除了卵子的种种问题,还有五大“隐形杀手”影响胚胎形成率,染色体异常是其一,相关数据显示,60%的卵子存在染色体问题,对于35岁以上的女性来说,染色体异常率可能翻了三倍。生活方式同样影响卵子,熬夜、吸烟这些习惯会损伤卵子内部的线粒体,正常发育的可能性也会下降。男性的精子质量同样不可忽视,有些数据显示,男性精子畸形率高达96%,尤其是当碎片化程度超过30%时,胚胎停育的风险会激增五倍。精子的活力也很重要,若是处于前向运动状态的精子比例低于32%,受精率会下降40%。

试管婴儿的实验室过程里,胚胎的淘汰率也相当高,一般胚胎从培养到形成囊胚,成功率仅30%左右,实验室的温度哪怕稍有波动,都能对胚胎的分裂造成难以置信者胚胎无法存活,据统计,夜针误差超过12小时,卵子逃逸的概率就会增加25%,这些细节问题不容忽视,相较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时代,每一步的微小差错都可能让努力付之东流。
这其中并非全然没有办法。广州一位39岁的李女士其实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案例,第一次尝试试管的胚胎来源是一个治疗较为成功的病人的胚胎,取出了12个卵子,9个受精,且挑选出1个优质胚胎并且移植时失败。但随着技术和方式个性化改善后情况终于得到了改善,她第四次尝试取出了16个卵子,在受精后有14个受精且成功培养出5个囊胚,终于成功怀孕并产下了双胞胎,家庭因此迎来了希望,这也再次说明了科技的可行性。

普通人能做些什么来保护卵子的质量呢,有些事情还是可以自己做的,像辅酶Q10和DHEA一起吃就是卵子唤醒的窍门,三月连续吃下来,卵巢的线粒体活性就会蹭蹭涨,差不多能往上加40%。而且吃法也很重要,地中海的饮食当中的坚果、深海鱼在实验证明中疗效最好,而且还是折叠卵子碎片率高出了25%,但不容忽视的是,做试管婴儿的话,精子质量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。比如说左卡尼汀洗精子术之类的,就如同其本身的质量就能提高好多倍一样。实验室的技术也在发展,所以像冷萃保存这样冷冻以后存活率到达90%的技术,其胚胎形成的几率也会变得大增。的确非常大幅提升了试管婴儿的成功率。
在实验室设备上,新兴技术时差成像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胚胎的发育全过程,让判断优质胚胎更准确,把生长因子加到囊胚培养阶段能有效提升囊胚的成功率,基因筛查技术(PGT-A)可以精准筛选掉染色体有问题的胚胎,移植后妊娠成功率明显改善,这些技术的创新使试管婴儿成功率大幅提升,也为高龄备孕人群带来了更多希望。
科学的妊娠计划很关键,年龄是其中的重要因素,35岁是个分水岭,卵子质量在此后开始急转直下,所以在试孕计划里,尽早行动比补救更有效,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,戒烟戒酒,保证充足睡眠,还有健康的饮食结构,这些都能改善卵子的质量,医疗上,借助现代技术的帮助,囊胚培养和基因筛查结合,不但可以减少胚胎的淘汰率,而且大大提高了成功的机会。
总的来说,从卵子到胚胎,试管婴儿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,淘汰率高这个现状令人唏嘘,不过现代医学的进步为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了一些方向,从技术到生活方式的改变,科学、系统地改善每一步,试管的成功率就有希望逐渐提高,胚胎之路虽曲折,但每一次的探索都意味着更多的希望,科学,为试管婴儿赋予了更多的可能。

